这位十堰特岗教师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时间:2025-09-11 08:38 来源:十堰广电综合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原标题:总书记回信让湖北特岗教师倍感责任 三代师生接力,托举乡村学生走向更远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我特别感动、特别自豪,倍感责任、倍增信心!”9月10日,十堰特岗教师黄春立表示。

黄春立道出了特岗教师的心声:回信中,总书记叮嘱我们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我将牢记嘱托,努力提升本领,用心呵护乡村里的每一个孩子,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受助者到施助者

黄春立是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2012年,他放弃了财政局的铁饭碗,考上了“特岗教师”,在远离武汉700多公里的家乡,在他的母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选择成为乡村老师,源于黄春立儿时一段温暖的经历。1987年出生的黄春立是乡村留守儿童,家境贫寒,每周要花一两小时步行去学校。“我的数学老师彭老师知道后,坚持每周骑摩托车接送我上学,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他就像我的引路人一样,指引着我走出大山。”

“所以我也想像他一样,做乡村孩子的引路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变化。”黄春立说。从受助者到施助者,从走出大山到回归大山,师爱的种子在这一刻悄然种下。

乡村教师就像一座桥

刚到学校不久,黄春立就遇到一个让他记忆犹新的事。

2012年深秋,黄春立班里一个叫小宇的男孩,攥着个皱巴巴的纸飞机,怯生生地问:“黄老师,你说山外真的有会飞的铁鸟吗?是不是比老鹰还大?”黄春立告诉他那是飞机,能载着人飞到很远的地方。“他眼睛一下子亮了,说我以后想坐着铁鸟,把山里的野核桃、猕猴桃带给山外人尝,再把外面的书背回来给同学们看。”黄春立至今仍然记得当时的情景:“那天他跟着我走了三里山路,问了一路飞机怎么飞、城里的学校有没有操场。”

后来,黄春立了解到,小宇是留守儿童,唯一的“课外书”是爸爸寄回来的旧地图。从那以后,黄春立开始用自己的工资给孩子们买绘本、订报纸,每天多留半小时讲山外的故事。小宇总坐第一排,笔记本上画满了飞机、高楼,还写着“要带黄老师和同学看真飞机”。

“那天看着他眼里的光,我忽然明白,乡村教师就像一座桥,我们守着大山,其实是在守着孩子们心里的‘铁鸟’——那些对山外世界的向往,那些想改变家乡的念头,只要有人肯帮他们托着,总有一天能飞起来。我愿意做那个托举他们的人。”黄春立说,这正是当年彭老师传递给我的信念,我希望能继续传递下去。

从教13年,从老师到班主任到副校长,黄春立连续带了11年的毕业班,目送着1000多位学生毕业。除了教孩子们学业,他还关心着孩子们的方方面面,每周去两位学生家家访,熟知每个家庭的冷暖。“学校80%是留守儿童,他们需要更多温暖。我们不仅给孩子过生日,也给他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过生日。”同时,通过“十元钱·千分爱”“亲子活动”“时光影像”等50多项活动,努力为山里孩子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

三代人接力托举孩子走向更远

教育的种子一旦播下,就会在岁月中静待花开。

2019年夏天,已经考上大学的小宇突然回到学校,笑着对黄春立说:“黄老师,我坐过飞机了,也决定毕业后回家乡当老师,就像您当年守着我一样,我去帮助下一批孩子。”就这样,又一颗教育的种子破土而出,续写着新的传承。

如今,黄春立教过的学生中,已有7人回到丰溪镇中心学校任教。“我的老师、我、我的学生一定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三代人继续在这里接力,一起托举山里的孩子走向更远的世界。”

“我的学生有的考上了厦门大学,有的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还有的上了中职、高职,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都是我的骄傲,是我教书育人的最大动力。”黄春立说。

在湖北,像黄春立这样的特岗教师还有很多。据悉,2006年,我省正式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选派大学毕业生到贫困县市区乡镇学校任教。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9728名特岗教师,在37个县市区默默点亮乡村孩子的路。

十堰广电综合央视、湖北日报

编辑:陈琦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