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55亿元的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冲刺投产,将推动武穴磷化工产品由“按吨卖”向“按克卖”转变。 摄影 吕佳泽
潮头勇争先,支点开新局。
全省1-6月支点建设监测指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显示:市州19项指标中黄冈有12项高于全省目标值和全省平均值,位居市州绿灯指标前茅。
其中,GDP、固投、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四上”企业总数、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地方国资监管企业营收、县域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速,分别高于全省0.2个、3.2个、0.5个、0.9个、1.6个、11.1个、14.1个、1.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清洁能源装机、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省控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分别高于全省6.8个、9.9个、0.6个、0.3个百分点。
12组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传递出的信号十分清晰:黄冈经济,既有量的攀升,更有质的蝶变,在全省支点建设大局中“更显担当”。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一难两难多难”的困境,黄冈这份支点答卷背后的密码何在?
黄冈的发展之变,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和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的阶段性成果,是全市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发生深刻变化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支点建设七大战略,坚持“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战略,大干项目建设年,带领全市上下弘扬大别山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刹歪风、攻难点、解民忧,以思想之变引领行动之变,以作风之变促进发展之兴。
从“论优势”到“蓄胜势”看思想观念之变——
导入都市圈要素赋能,六个百亿产业集群竞相崛起
“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到2030年力争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点,到2035年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年初,省委对建成支点作出系统部署。
黄冈正处于武汉都市圈连接大别山的中间地带,在支点建设中,如何担当作为?
曾经有不少干部认为离武汉近被虹吸、山水阻隔是制约发展的劣势。市委坚持从思想观念上“破坚冰”,举办高质量发展大讲堂、大别山头雁讲堂等,持续深化“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遵循,在研讨交流中出思路出方法,推动各级干部打破思维惯性、打开格局视野,积极探索把黄冈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好区位等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目标路径。
2025年“新春第一会”,市委聚焦支点建设、聚力项目建设年擂响战鼓:把“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作为主要战略,“加强对内整合、对外开放,山货出山、消费进山”作为发展路径,系统承接都市圈交通物流、科创产业、公共服务、文旅消费等要素赋能,带动大别山毗邻地区发展,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着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思想观念之变引领行动突围,全市各级干部主动求变,借力都市圈科创优势,“三线并进”“链群协同”“融合发展”组合发力,助力产业倍增,在建成支点中勇担使命。
科创同兴,壮大新兴产业——
黄冈高新区围绕长江存储、华星光电、712所等光谷龙头企业,定制专业园区,一口气引进了3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华中光电材料基地、原料药绿色生产基地,形成了“研发、头部、融资在武汉,制造、链条、投资在黄冈”的生动局面,推动市区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等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85%,助力黄冈高新区今年初首次进入全国百强。
与武汉高校联合攻关,抢占绿色智能船舶新赛道。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多方联合攻关,推进黄州、武穴船舶产业园建设,布局麻城船舶配套产业园,引导合创重工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等组建新能源船舶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制造示范区,培育新动能。
合创重工二期投产、三期在建,新接订单189艘、金额近百亿元。今年1-6月,全市交付各类船舶35艘,实现产值17.81亿元,同比增长475%,预计今年产值可突破30亿元。
数实融合,升级传统产业——
鸿路钢构第四期绿色装配基地智能焊接机器人投用后,原来30分钟完成的工作量,现在仅需五六分钟,且焊缝误差小于1.5毫米、产品一次合格率达99%,助力鸿路钢构入选全省高企百强。
针对我市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的难题,借力国家“东数西算”机遇,以设备更新为引擎、科创协同为动力,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连续18个月技改投资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全市新增先进级智能工厂17家,累计总量达到100家。
聚焦前沿,布局未来产业——
首家省级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黄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正在攻克高精度伺服控制核心技术;首台智能艾灸机器人落地,自主研发的行星滚柱丝杠精度达到最高P1级,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立足比较优势,各地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黄州生命健康、红安建材家居、麻城绿色石材、麻城汽车零部件、武穴医药化工、武穴新材料等6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均过百亿元。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亿元以上增长点个数全省第2,黄冈发展胜势加速积蓄。
从“一局”到“三局”看能力本领之变——
大干项目助力能级跨越,固投增速全省第3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谋划、招引一批支撑战略落地的标志性项目,是检验各级干部能力作风的磨刀石、试金石。
市委、市政府把学习教育与“项目建设年”八大行动和“干部素质提升年”六大行动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向领导不研究业务亮剑、向部门本位主义开刀,推动部门职能从行政管理局向项目推进局、产业发展局、要素保障局转变,打破堵点难点,掀起大抓项目热潮,固投增长9.7%、增速全省第3。
在项目谋划、争资立项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
早在去年底,市委、市政府连续举办四期高质量发展项目谋划大赛,分区域协同发展、制造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交通物流、文化和旅游、供应链平台体系建设等30多个专题进行,各地各部门逐一亮相,围绕市域战略谋划项目,规划生成项目等同台竞技,比能力、比作风、比精神,专家评委现场打分,分管市领导现场点评。
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8个项目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罗田平坦原、黄梅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团风魏家冲等重大能源项目加快推进,黄冈新能源装机规模全省第一。
上半年,全市聚焦战略谋划储备“十五五”重大项目2972个、总投资3.16万亿元;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232个,下达资金80.73亿元。
创新“五换”招商新打法,在招大引强中淬炼干部过硬作风——
聚焦主城首位度低这一困扰黄冈多年的发展难题,市领导包保市区重点项目,实施“一项目一甘特图”挂图。市区招商专班通过招商图谱精准捕捉信息,锲而不舍与企业进行6次双向考察、25次线上线下洽谈、18次协议修改,成功签下投资103亿元的金晟新能源退役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从首次对接到落户黄冈高新区仅用118天。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处理40万吨退役电池的产能,成为华中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的龙头型项目。
武穴通过布局热电联产和铁水联运等项目,降低企业成本,促使祥云集团联合中国化学集团投资255亿元,新建的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即将投产,推动磷化工产品由“按吨卖”向“按克卖”转变。
在麻城,大别山电厂三期投产、四期已经通过规划,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立讯精密连续投资,“一期变多期”,向着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线束生产基地进军。
蕲春依托链主企业蕲艾科技集团,整合各方资源,兴建蕲艾产业发展示范园开园,已吸引2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百亿蕲艾产业向着千亿大健康产业奋进。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聚焦主导产业,用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功能配套、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等换项目,举办楚商回乡等线上线下活动400余场次,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06个、协议投资额268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49.8%。
市县联动,在推进项目落地见效中砥砺干部克难攻坚作为——
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加快构建对外开放通道。沿江高铁合武段、蕲太高速等1条高铁、6条高速同时在建,交通投资增速全省第1;燕矶长江大桥主体进入桥面铺设,武穴铁水联运码头9月投运、麻城石材铁路专用线冲刺年底主体完工,将实现黄冈公转铁、公转水等多式联运零突破。
黄梅县实行项目流程标准化、包保服务精准化、工作任务清单化等“三化”举措,让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各环节用时较过去缩短40天以上。二季度启动建设的双杰电气二期项目,用地报批仅用45天。
延长石油武穴煤电、蕲春石鼓冲绿色建材、浠水长崃二期、黑豹国际物流园二期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
上半年,全市集中开工410个、总投资2136亿元,投资额是去年全年的80%。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看精神面貌之变——
大别山精神创造性转化,市场活力加速释放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农业大市、人口大市与城镇化率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矛盾,一度制约着黄冈消费市场活力的释放。
勇当前锋、不胜不休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内核。今年的学习教育,进一步激发了黄冈干部争先意识、昂扬斗志,以“消费提振年”为主线,组合拳推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顺应人们消费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释放消费动能。
上半年,全市社零增长6.8%、增速连续41个月高于全省;新增经营主体10.4万户,增幅全省第1。
政策显效,消费品质向新而行——
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4.6亿元,在国补基础上,围绕居民高品质、多元化消费需求,发放市区汽车补贴和零售餐饮消费券4.5万份……一揽子政策组合拳激活数字、绿色、智能消费增长加快。上半年,全市完成汽车更新7500余台,家电、家居、3C数码产品31万台(套),拉动消费近30亿元,惠及城乡居民消费者近40万人次。
建立健全多方联动促消费机制,举办以踏青消费季、盛夏乐购季为主题的东坡庙会、冈好购、浪漫音乐季、避暑音乐节等系列活动400余场次、拉动消费超35亿元。
业态创新,壮大文旅消费——
锚定省委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要求,我市围绕“赤黄红”主轴,高举大别山精神旗帜,以红色文化为统领,十个县市区一起干,叫响“大美黄冈、此心安处”文旅品牌。
市区《大江东去》户外版激情上演,《红安永远红》在景区常态化演出,《长江边的婚礼》入围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终评……全市相继开发81部文化剧目,“好文化”活化演绎,游客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
体验古法艾疗,购蕲艾系列产品;赏牛车河风景,品团风马蹄;住特色民宿酒店,尝药膳美食……以多彩旅游路串联79家A级旅游景区、877家民宿、531家美食店,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好物产”链式亮相,既“吸睛”更“吸金”。
罗田县半程马拉松的号角与浠水铁人三项的呐喊遥相呼应;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国杯赛艇城市冲刺赛(黄冈站)等国家级大赛在黄冈轮番举行……
层出不穷的消费新模式和新业态“引客入黄”,变“流量”为“留量”,让旅游成旅居,上半年接待游客3978万人次,综合收入321亿元。
“好服务”,加快山货出山,消费进山——
抓花湖机场机遇,推进顺丰黄冈冷运中心、黄冈城市货站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打造家门口的“空中出海口”,大别山的中药材、鳗鱼、茶叶等一批农产品借“机”出山出口。
深化环大别山地区旅游合作,推出12条跨省旅游线路,45个核心景区实现“一票通游”。联通沿江与大别山,导入周边都市圈、长三角消费群体,为全省培育万亿级文旅产业贡献黄冈力量。
激活住房消费,依托教育、康养等“好服务”,以需定供开发“好房子”16个,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总量全省第2。市区在鄂黄大桥东侧打造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片区,黄冈二中、黄高附中建成投用,共招生3000多人,其中,外地生源占比达82.2%。
实施电商主体“旗舰引领、梯度培育”计划,全市在库电商企业120余家、居全省第3位;持续开展“我为企业跑订单”活动,帮助企业新增订单100.4亿元;率先探索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产品,扩大支农支小再贷款,1-6月贷款增量全省第3,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从“问题清单”到“幸福账单”看作风形象之变——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两个更好”迈出更大步伐
改革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以学习教育查改问题为切入点,全面梳理社会、民生领域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将未成年人保护、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留守妇女就业等38个问题纳入集中整治,对大气污染、信访积案、物业服务等难点问题开展“十大集中攻坚行动”,市县乡三级联动、条块结合,以解决民生问题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校两区”400人规模的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出台未成年人保护提升工程十条措施,推动未成年人溺亡事件下降22%、犯罪案件再下降14.8%
针对中小学“校园餐”问题,全面建成数字食堂平台,覆盖全市859所中小学;建立营养改善计划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机制,“校园餐”满意度测评师生满意率95.58%。
一名领导包保、一个专班推进,全市化解信访积案1321件,攻克了小区物业服务、不动产登记、征地纠纷、农村供水等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堵点问题。
在全省率先打造市级巾帼创业示范基地34家、巾帼创业示范村22家,帮助1.2万名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市政府投资新购置380台公交车和出租车,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不优问题。
全市448个重点村卫生室配置了心电图机,为慢性病老人串起“救命”一张网。
市区首批18家“小哥食堂”上线,解决了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吃饭难、用餐贵等问题。
325处老年活动中心修缮完善提升服务质效;6052名儿童享受假期托管服务;3.1万名中小学生午休“趴睡”变“躺睡”;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促成返乡创业7432人……
“党风政风”焕新引领“社风民风”向美——
“反复敲打”,坚决抵制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聚焦殡葬改革、农村“三资”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1-7月份全市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1415件。
推动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群众拍手称赞,全社会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变“问题清单”为“幸福账单”,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民生案件破获率上升48%,电信诈骗案下降27%,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下降22%,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4%,切实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真正受益的实事好事。
以作风之变叩开群众“心门”、赢得群众口碑,12345热线省级抽查接听率和群众回访满意度均排第一。“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一组组跃动的数据,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见证着作风之变催生发展之兴,昭示着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正在大别山变为美好现实。
春风化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来的作风之变、社风之变、民风之变,正深刻改变黄冈,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汇合着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激励着黄冈人民锚定五年冲刺5000亿元的目标,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勇担使命、不胜不休。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胡丹 沈红星 通讯员 何长)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