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跟我走吧》| 丹江口藏了个时光秘境,风吹过都是旧故事

时间:2025-08-14 09:52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昊)当车轮碾过最后一段青石板路,江风裹着芦苇气息钻进车窗时,就知道——丹江口畔的龙口古韵,要开始收走你的浮躁了。

踏入世美书院:墨香里的时光褶皱

刚进景区,青砖黛瓦间藏着的世美书院就撞进眼里。像本被岁月摩挲软了的线装书,前临碧波,后枕青山,柳丝垂在小径旁,走着走着,闹市的喧嚣就淡成了背景音。

推开门"吱呀"一声惊起满院墨香。脚下的青石板被几代人踩得温润,廊下碑刻爬着青苔,字缝里却还透着筋骨。深吸一口气,松烟的微苦混着宣纸的淡香漫进肺腑,像被清泉洗过般透亮。

2.2

藏书楼还守着明清的格局,阳光从雕花窗棂漏下来,落在泛黄的典籍上。指尖划过书页,仿佛能听见古人轻叹了句"躁什么"——在这里,急脾气是留不住的。

1.1

讲学的厅堂里,八仙桌旁的太师椅褪了光,却仍端着庄重。墙上"忠孝传家"四个字笔力遒劲,案头砚台里宿墨未干,墙角古琴蒙着薄尘,轻轻一拨,余音绕梁间,连时光都踩慢了脚步。

1.2

1.4

走进均县县委旧址:红砖上的岁月回响

穿过渡满石榴的院落,锈迹斑斑的大门上"均县县委"四个红漆字依旧清晰。推开门,门轴"吱呀"一声,像半个多世纪的故事顺着门缝淌了出来。

2.1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式小楼立在院里,青砖灰瓦,墙面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经了风雨,笔锋依旧刚劲。白杨树直插云霄,树影在红砖甬道上晃,阳光漏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旧时光的碎片。

2.4

西侧办公室还停留在当年的模样:木质文件柜上的铜锁锈死了,玻璃台板下压着泛黄的老照片,墙角老式电话机的旋转拨号盘上,仿佛还留着深夜里为民生奔走的指温。

院里水井旁的压水机还能压出清泉,汩汩地带着点铁锈味,映着流云。站在二楼露台,江风穿过窗棂时,好像能听见扩音喇叭里的新闻混着鸡鸣犬吠,在岁月里酿成了厚重的回响。

漫步江滩:芦苇荡里的自然诗篇

从县委大院往南走,江滩在眼前铺展开来。芦苇荡绿成了海洋,风一吹就摇出千层浪,偶尔有白鹭从苇丛里窜出来,掠过水面时,带起的涟漪能晃到天边。

3.1

脚下的鹅卵石被江水磨得溜圆,光脚踩上去,凉意顺着脚心往上爬。累了就坐在礁石上,看江水拍岸,浪花溅在皮肤上,带着淡淡的咸,比任何冷饮都清爽。

水汽氤氲时,阳光突然穿透云层,万千光点在波心跳跃,像撒了把碎钻。水鸟贴着水面低飞,翅膀扫过波峰,带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原来自然的浪漫,从不用刻意修饰。

3.2

住进江边民宿:把日子过成散文诗

玩累了,就躲进芦苇荡边的民宿。木质廊檐垂着红灯笼,竹篱笆上牵牛花缠缠绕绕,推开门,松木清香裹着江风扑过来。

窗边竹椅正对着江面,远处岛屿若隐若现。午后坐在这儿喝茶,看游船划过水面,留下道白丝带似的水痕。江风带着水汽拂过脸颊,远处山峦绿得发亮,水鸟落在栏杆上歪头打量你,一声轻啼后展翅飞远,把灵动的影子投在江面上。

3.3

龙口古韵的故事,写在带苔的砖头上,淌在江浪的泡沫里,藏在穿堂的风里。来这里,不必赶行程,只需把自己交给岁月——让江风擦去浮躁,让古韵浸软心尖,让涛声哄你入眠。

这个周末,不如就去龙口古韵,让时光在这儿,慢慢酿成酒。

想知道更多十堰好去处?锁定FM92.0十堰旅游生活广播《跟我走吧》,周一至周五19:00—20:00,带你把日子过成诗。

编辑:思渺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