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随州发展基础不牢、产业支撑不够、城市品质不高、特色品牌不响等问题,随州市将“整体提升环境”作为破题的关键抓手,聚焦城乡环境之“净”、营商环境之“优”、从政环境之“清”,用干部的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支撑与生态保障。
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是随州市最大的“菜市场”,市区85%的生活物资来源于这里,日均600吨的交易量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长久以来,垃圾量大难清运、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陈旧、物业管理人员不足等“老大难”问题,让该市场“脏乱差”的环境成为影响市容市貌,制约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短板。
今年年初,市商务局根据“清洁家园”行动精神,推行“农贸市场焕新颜”行动,针对全市18家县级以上农贸市场突出问题,安排工作专班对接推进、限时整改。在市商务局专班干部的协调下,污水管网得以重新修缮,环卫车清运垃圾的力度更大、更及时。棚顶不漏雨了,地面不起灰了,商户和附近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随州市以“清洁家园”行动作为城乡环境之“净”的突破口,聚焦城乡环境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打好“治脏、治乱、治源”组合拳。通过改善城乡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吸引力。
在城区,职能部门重拳出击,治理经营秩序杂乱、市容秩序凌乱、街道立面混乱等城市顽疾,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聚焦垃圾清运、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大任务”,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全市1.6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102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建26个下沉工作队,170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136个小区党支部深化结对共建,干部与群众携手建设清洁家园。
曾都区王店村建设“移民美丽村塆”示范点
“沟渠杂物要随时清,不要让垃圾过夜。”“公共厕所和垃圾站的维护是关键!建议保洁员每天多巡查两次,及时清洗。”……在曾都区万店镇小河沟村,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踊跃为“清洁家园”建言献策,村干部认真聆听、笔走如飞。
家门口的小事,既关系民生,也连着民心。曾都区依托各村、社区开展“民情会诊”,基层党组织干部走进群众中间,聆听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等“急愁难盼”,通过“收集问题、理清事项、商定办法、共同行动、常态管护”五步工作法逐项解决。
群众“盼的事”变成了干部“做的事”、干部“做的事”变成了群众“满意的事”。随州正向着生态更宜居、环境更美好、服务更优质、生活更便利的方向大步迈进。
有了群众的支持,营商环境才有了基础。随州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广水市杨寨镇省级工业园区,华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技改后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钢化飞溅间映照出曾经的困境与如今的辉煌。今年年初,华鑫冶金曾因资金链断裂两度停产,陷入发展绝境。企业是镇域经济的命脉,杨寨镇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助企业脱困,乡镇干部连续3个月驻厂调研,摸清实际资金缺口,并联动广水市金融局多方奔走,最终促成企业与武汉钢铁产业基金对接,成功解决1.2亿元技改资金缺口。
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随州市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十大行动”,围绕政策惠企、服务提质、融资促进、监督护航等十个方面工作,明确65项具体政策举措,细化21个部门牵头责任及47个部门具体责任。干部下沉企业一线“贴身服务”,在解决具体难题中锤炼硬功夫,将惠企暖意“精准滴灌”至企业根系。
市领导包保服务116家重点企业,带动县市区“四大家”领导同步包保592家企业,“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入库纳统工作。
定期举办“政企双月恳谈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零距离”沟通,累计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69项。
开展局长“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活动,市、县两级135名行政审批部门主要负责人到政务服务大厅现场办公,累计服务群众976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5个。
一个个难题在干部担当作为下迎刃而解,一块块营商环境之“优”的垒土正向上堆叠,搭建起经济环境之“进”的“九层高台”。
优化营商环境,要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以群众的评价为第一评价。今年上半年,随州市新登记经营主体突破2.9万户,同比增长13.52%,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9个,合同金额1067.4亿元,民间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强磁场”聚人,“好生态”留人的态势正加速形成。
“及时嘉奖不仅是荣誉,更是倒逼我们继续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动力。”6月初,随州市通报表扬了在乙巳年寻根节筹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宣传部记集体二等功一次,宣传部文明实践科科长罗成获嘉奖。
寻根节作为今年市“五重”任务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规格筹备。围绕接待联络、食品安全、医疗保障、维稳安保等任务,各职能部门成立18个工作组,由宣传部统一调配。从只有8个科员的科室负责人,到指挥协调百余人的“节庆总策划”,罗成有压力,但更有动力。
在罗成等人的努力下,寻根节在炎帝故里成功举办、大放异彩,获得省市两级领导高度认可,成为随州彰显文化自信、深化根脉认同、赋能城市发展的文化名片。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必须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随州市将干部推上高位,为干部提供更多更好的锻炼机会,搭建更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让干部在“放手干”“大胆做”中凝练本领、展现担当、淬炼作风。
对在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大不同”的鲜明导向;明确“政治不过硬”“政绩观偏差”“担当斗争精神不强”等9类负面行为,让“躺平者”难以“躺赢”;出台《随州市公务员及时奖励实施办法(试行)》,以实绩作为记功受奖的“硬杠杠”,确保奖励对象担得起、立得住、叫得响。市委组织部奖励考核“双发力”,树立重品行、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以“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推动干部担当善为。
激励与容错同向发力,旗帜鲜明为担当干部撑腰,让干部不再“怕违规、怕担责、怕麻烦”。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以《随州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为保障,明确10类可容错情形,为55名干部澄清正名,让干部“轻装上阵”的底气更足、“敢闯敢试”的劲头更旺,干部队伍活力在“严管+厚爱”中持续释放。
随州市“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澎湃正能量正不断攀升,从政环境之“清”正绵绵不断地转化成随州发展之“力”。
(来源:随州市委组织部 湖北党员生活杂志)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