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滴”汇聚成江河 用心守护北方“大水井”

时间:2025-08-13 19:16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付伟 陈剑峰 赵慧 丹江口融媒记者 何瑞锋2024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回信,勉励大家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一年来,十堰人民人人争当“守井人”,一个个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小水滴”,汇聚起守水护水节水的磅礴力量。

608

2023年,丹江口市成立“小水滴”志愿服务组织,建立起覆盖市、镇、街道、村、社区的志愿服务体系,承担库面清漂、库岸巡护、植绿护绿、入户宣讲等职责。

607

袁慧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2023年底报名加入“小水滴”志愿服务队,跟着老护水员蒋德新一起巡河清漂。袁慧说,蒋大叔今年60多岁,和自己的父亲年纪相仿,每次看到蒋大叔在河边清理垃圾的背影,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一样,作为年轻人,她觉得应该接好这根接力棒,把守水护水的工作干好。

今年64岁的蒋德新,过去是一名渔民,2021年汉江禁渔政策实施后,他主动上交渔船,转型为清漂志愿者。先后获评“荆楚楷模”“中国好人”等荣誉 。今年6月,他又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志愿者。他说,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既高兴又自豪,他要把守水护水传承下去,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B6XL2BOPXPGTAAAAAElFTkSuQmCC

受蒋德新言传身教影响,袁慧在守水护水志愿服务中,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今年4月17日,袁慧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讲述了“小水滴” 志愿者保水护水的故事。让“小水滴”,走向全世界。

如今,袁慧所在的望江社区“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已有20名队员,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延伸。袁慧说,他们经常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守水护水知识,同时,还会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动大家共同参与。

除了做好宣讲和巡岸工作以外,“小水滴”志愿服务队每日还要开展清漂工作,他们是离水源最近的守护力量。

398Bp1CVjgKKgAAAABJRU5ErkJggg==

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队清漂队队长杨力介绍,他们的任务是沿着核心水源区的库岸线巡视一圈,有漂浮物及时打捞,汛期时,水上的漂浮物主要来自上游冲下来的枯枝败叶,如今,库区周边的人民群众环保意识提高了,再加上千千万万志愿者每日都在库岸线巡视,白色漂浮物已经少之又少了。

今年59岁的杨力,2000年开始发展网箱养鱼,最多时发展到80个网箱。后来,丹江库区开始禁渔禁养,他上交了网箱。2017年加入了清漂队,一干就是8年。他说,以前养鱼,现在清漂,对这水有感情。

605

今年,又有5人加入了清漂队,他们每日要工作12小时,汛期时,大家吃住在船上。夏天,驾驶室的温度有四十多度,甲板上的温度更是高达六七十度,但是大家一直坚守岗位,因为这是责任。

队员唐兴中说,打捞漂浮物能让河道变得干干净净,他很有成就感,也感到十分自豪。

杨力说,守水护水永不止步,只要他在这里干一天,就一定会把清漂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603

水滴汇成大海,志愿服务形成志愿文化。现在,在丹江口市,小水滴已经基本实现社会群体的全覆盖。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通过发挥自身的专长,加入到守水护水的行动中来。

601

今年70多岁的杨立柱是丹江口市银龄志愿者协会会员。今年年初,他和志愿者协会的10多名老年书画爱好者一起,行走汉江,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了志愿者们守水护水的感人瞬间,描绘出大美风光。他说,要用画笔,把眼前的美景表达出来,感染周边的老百姓,让所有的人都来呵护这一江清水。

截至目前,丹江口市共有注册志愿者16万余名,越来越多人加入守水护水行列。一年来,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9万场次,服务时长462万余小时。2024年,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还曾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xcfO+wXwvXS1AAAAABJRU5ErkJggg==

袁慧说,这一年来,从身边来看,更多的人被带动起来了,环保意识也慢慢提高了,志愿者们在开展志愿服务时也更有干劲儿了,每个志愿者是一个小水滴,无数个小水滴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大江大河,就有无穷的力量。

蒋德新说,人人都是“守井人”,这个队伍很强大,力量也大,感到高兴和自豪。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